首页
|
/
古佛降世
|
/
圣著宝书
佛陀说法
帕母论著
圣德文论
拉珍文集
|
/
佛学常识
佛教故事
佛教知识
佛教艺术
佛教文化
佛教人物
佛教经典
|
/
佛教资讯
|
/
素食茶禅
素食养生
素食食谱
素食名人
|
/
佛学文论
般若讲堂
智慧法语
修行之道
正法文论
|
/
正法视频、音频
|
/
观音菩萨
法会受用
|
/
羌佛办公室
|
/
世界佛教总部
|
/
同觉动态
首页
|
/
古佛降世
|
/
圣著宝书
佛陀说法
帕母论著
圣德文论
拉珍文集
|
/
佛学常识
佛教故事
佛教知识
佛教艺术
佛教文化
佛教人物
佛教经典
|
/
佛教资讯
|
/
素食茶禅
素食养生
素食食谱
素食名人
|
/
佛学文论
般若讲堂
智慧法语
修行之道
正法文论
|
/
正法视频、音频
|
/
观音菩萨
法会受用
|
/
羌佛办公室
|
/
世界佛教总部
|
/
同觉动态
修行之道 爱语沟通
2020-08-25
爱语沟通 在这个世界上,每个人都需要好的人际关系,希望与别人相处和睦,能够建立良好的友谊,彼此沟通意见,互信互助。人际关系相处得好,就是通常所谓的人缘好。人缘好是安全感的来源,是事业成功的要件。佛法认为善缘是助道的工具,是实现圆满人...
修行之道
修行之道 及时修行
2020-08-25
及时修行 在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里面,有这么一段记载: 有一次,佛陀问身边诸弟子说:“人的寿命有多长的时间?” 一个弟子回答说:“有数日那么长。” 佛陀听了就说:“你还没有进入佛法之门。” 佛陀又问另外一位弟子说:“人的寿命有多长...
修行之道
修行之道 心离贪欲
2020-08-25
心离贪欲 《佛说十善业道经》云:“若离贪欲,即得成就五种自在。何等为五? 一、三业自在,诸根具足故。 二、财物自在,一切怨贼不能夺故。 三、福德自在,随心所欲,物皆备故。 四、王位自在,珍奇妙物,皆奉献故。 五、所获之物,过本所...
修行之道
修行之道 绮语无益
2020-08-25
绮语无益 《佛说十善业道经》云:“若离绮语,即得成就三种决定。何等为三? 一、定为智人所爱。 二、定能以智,如实答问。 三、定于人天,威德最胜,无有虚妄。 是为三。” 在美国迈阿密的一座水族馆里,曾经作过一个趣味的实验: ...
修行之道
修行之道 普施无畏
2020-08-25
普施无畏 《佛说十善业道经》云:“若离杀生,即得成就十离恼法。何等为十? 一、于诸众生,普施无畏。 二、常于众生,起大慈心。 三、永断一切嗔恚习气。 四、身常无病。 五、寿命长远。 六、恒为非人之所守护。 七、常无恶梦,寝觉...
修行之道
修行之道 破除邪見
2020-08-25
《佛说十善业道经》云:「若离邪见,即得成就十功德法。何等為十? 一、得真善意乐,真善等侣。 二、深信因果,宁殒身命,终不作恶。 三、惟归依佛,非余天等。 四、直心正见,永离一切吉凶疑网。 五、常生人天,不更恶道。 六、无量福慧,...
修行之道
修行之道 慈心不杀
2020-08-25
杀生的「生」,是指一切有生命能活动的动物。牛羊鸡狗,蚊虫蝼蚁,固然都是动物,人也是动物之一,不过人类比较有理智,所以為万物之灵长。凡是用刀、枪、毒药,或任何一种残忍的手段,去杀害人或其他的生物,这都叫做「杀生」。杀害的方法:如果是自己亲...
修行之道
修行之道 积善转报
2020-08-25
积善转报 过去,在一座佛寺前的市集上,有一些做生意的摊子,其中有一摊是杀猪卖肉的,这位屠夫每天在市场卖猪肉,看到许多人进入寺内,出来的时候都是满面笑容,觉得很奇怪。 有一天,他在好奇心的驱使下,也跟随众人进入寺院。 原来是寺庙里的师父...
修行之道
修行之道 富有的人
2020-08-23
富有的人 在美国曾经发生这么一个故事: 有一位老人在无意中谈到了自己的财富,说他是国内最富裕的人,这些话很快地传进了税务局长的耳朵,局长便派一位税务员去拜访老人,要他说出财富的总值,以便照章征税。 税务员问那个老人:“听说你很富有,对...
修行之道
修行之道 知足常乐
2020-08-23
知足常乐 民间有这么一则传说:有一天,仙人吕洞宾突然动了凡心,要来人间渡化众生。他下凡以后,远远地看见一个小孩蹲在路旁哭泣,觉得很奇怪,于是就向前询问原因。 小孩对吕洞宾说,因为家境贫困,老母生病无钱就医,所以伤心忧愁。 吕洞...
修行之道
修行之道 远离嗔恚
2020-08-23
远离嗔恚 《佛说十善业道经》云:“若离嗔恚,即得八种喜悦心法。何等为八? 一、无损恼心。 二、无嗔恚心。 三、无诤讼心。 四、柔和质直心。 五、得圣者慈心。 六、常作利益,安众生心。 七、身相端严,众共尊敬。 八、以和忍故...
修行之道
修行之道 无欲自在
2020-08-23
无欲自在 佛经上说:“做人如果能够远离贪欲,就可以得到三业自在。” 自在,就是自由。世间众生无论在那一方面,都受到种种的牵制,不能随心所欲而自由自在,主要的原因即在于众生的贪欲心太重。凡是对于自己的所有,包括钱财、衣物、房舍、田园、地位...
修行之道
修行之道 永断邪行
2020-08-23
永断邪行 《佛说十善业道经》云:“若离邪行,即得四种智所赞法。何等为四? 一、诸根调顺。 二、永离喧掉。 三、世所称叹。 四、妻莫能侵。 是为四。” 邪行,就是不正当的行为,也就是邪淫。除了夫妇之间的男女关系以外,一切不受...
修行之道
修行之道 康寿之道
2020-08-23
康寿之道 《譬喻经》上有一个记载: 从前,有五个人在离城不远的森林里修行,其中有一位老师父证得了神通,他的弟子是一个八岁的沙弥。 那位老师父因为有宿命通,知道小沙弥的寿命只剩下七天,他的心里就这么想:“如果小沙弥在这里死了,他的父母一...
修行之道
修行之道 不犯妄语
2020-08-23
不犯妄语 《佛说十善业道经》云:“若离妄语,即得八种天所赞法。何等为八? 一、口常清净,优钵华香。 二、为诸世间之所信伏。 三、发言成证,人天敬爱。 四、常以爱语安慰众生。 五、得胜意乐,三业清净。 六、言无误失,心常欢喜。 ...
修行之道
修行之道 言不恶口
2020-08-23
言不恶口《佛说十善业道经》云:“若离恶口,即得成就八种净业。何等为八? 一、言不乖度。 二、言皆利益。 三、言必契理。 四、言词美妙。 五、言可承领。 六、言则信用。 七、言无可讥。 八、言尽爱乐。 是为八。” 恶口...
修行之道
修行之道 远离两舌
2020-08-23
远离两舌 《佛说十善业道经》云:“若离两舌,即得五种不可坏法。何等为五? 一、得不坏身,无能害故。 二、得不坏眷属,无能破故。 三、得不坏信,顺本业故。 四、得不坏法行,所修坚固故。 五、得不坏善知识,不诳惑故。 是为五。...
修行之道
修行之道 唾不至天
2020-08-23
唾不至天 一般人在受到别人的讥笑、恶骂或诽谤的时候,内心都会感到伤心难过。但是,对于这种事情,佛陀有不一样的看法。 在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中说:“恶人害贤者,犹仰天而唾,唾不至天,还从己堕。逆风扬尘,尘不至彼,还坌己身。”也就是说,心存恶...
修行之道
修行之道 常见己过
2020-08-23
常见己过 过去有两户人家,是隔壁邻居。张家的人,大家和乐相处,天天过著幸福美满的生活。但是隔壁李家的人,刚好相反,三天一小吵,五天一大闹,可以说是弄得鸡犬不宁,无法过日子。 有一天,李家的人跑来问张家的人说:“你们一家人为什么不吵闹,能...
修行之道
修行之道 不盗保财
2020-08-23
不盗保财 《佛说十善业道经》云:“若离偷盗,即得十种可保信法。何等为十? 一、资财盈积,王、贼、水、火,及非爱子,不能散灭。 二、多人爱念。 三、人不欺负。 四、十方赞美。 五、不忧损害。 六、善名流布。 七、处众无畏。 八...
修行之道
网站主办:国际慈善中心(善因网) 版权所有:国际慈善总会 联系我们:13683593356